崔耕:“去当然是以备万一。另外,王先锋为本王而死,他的嗣有难,本王不去,实在良心上过意不去。”
能写兵书,一般的名将可办不到。
他弯腰去,堆起满脸笑容:“诸位这是去瓜洲?可需要向导么?本官对这里地形都很熟悉,可以找本官啊!我收费低廉,价廉,实在是向导的不二人选。”
换成王忠嗣呢?
“本王心意已决,诸君勿复多言。”
崔耕却摆了摆手,:“诸位别着急,且听本王一言。大家都以为本王绝不能去瓜州,那回纥人就不会认为本王会去瓜州了。另外,说到底,王忠嗣一个小孩,留在回纥人手里能有什么用呢?他们之所以提那个咱们难以接受的条件,无非是漫天要价,落地还钱而已。所以,只要本王隐姓埋名,此事的风险就没那么大。”
这一天,离瓜州还有三日路程,崔耕等人正在某短暂的休息,忽然间,一支三十余人的唐军骑兵,拦在了崔耕等人的面前。
如此大才的王忠嗣,如此纯粹的军人王忠嗣,就是只掉了一汗,崔耕也心疼啊。
人家觉得这事儿太不划算了,本就不派兵攻打。
还是那个崔耕刚攻不久的石堡城,哥舒翰足足用了四万锐唐军的命,才立此不世奇功。
当然了,王忠嗣军事才能爆表,政治才能就不咋样了。
所以,别看崔耕一行这么多人,若到了瓜州乃至丝绸之路上,本就毫不起。
与哥舒翰相比,立判。
郭仪:“说得也是。不过,既然您不暴份,又何必亲自前往呢?”
你吐蕃人要经过石堡城,攻河西陇右,就得先攻打这片堡垒群。我以逸待劳,你来多少我吃多少。大唐名将辈,兵粮足,拼消耗,你吐蕃能拼的起吗?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击一章继续阅读!)
……
是,人家把军事上升到了理论的度,著有《平戎十八策》。
宋海也:“对啊,反正不暴份,您去与不去都成。”
为首的一人看年纪在二十多岁,形大,模样得也算不错,但是,那郁地丝味,简直呼之。
还有另外一件事,可以证明他远超同侪的军事平。
“可是……”
“王上不可啊!”众人面骤变,跪倒在地,齐声劝,就是最关心王忠嗣的郭仪也在其列。
崔耕是老大,他态度决,其他人也难以再劝。经过仔细实王勇的份后,此事就这么定了来。当即,由郭仪安禄山以岭南王的名义,带领两万骑兵,慢慢赶往石堡城。
当然了,崔耕等人从南而来,行走于沙漠中,这一路上行人都较少,还是比较引人注目的。
这么一转换思路,石堡城到底攻不攻来,也没那么重要了。没必要用几万大唐锐的命,换取此城。
瓜州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之一,据说,吐蕃人破瓜州之后,掳掠的丝绸锦缎,足够吐蕃上至赞普贵族,至平民百姓,都可以穿上丝绸的衣服。
正是因为王忠嗣决不肯攻石堡城,和李隆基渐生嫌隙。后来,李隆基换哥舒翰攻石堡城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事实上,从军事角度来讲,积石山堡垒群已成,着实没有必要再攻取石堡城。
当时他兼河西陇右等四大节度使之职,在距石堡城五百里外的积石山,修建了大片的堡垒群。
他这只是从军事角度考虑的最佳策略,却没从人心考虑。李隆基要的是面。你修一片堡垒群,就把石堡城的问题解决了,百姓们能理解吗?李隆基怎么脸?
嗯?这是哪里来得逗?
最终,崔耕摆了摆手,打断了大家的讨论,:“不必再说了,本王心意已决,这就前往瓜洲一行。”
他可不想王忠嗣了什么闪失,从而造成终憾事。
这十几辆大车上所载的都是上好的蜀锦,总价值有五六万贯。
崔耕张守珪杨玄琰带着五十名兵,以及十几辆大车,扮作商队,前往瓜州。